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玄学,一家公司吭哧吭哧搞研发、卷市场,股价半死不活,结果一份红头文件格式的无心之举,就能直接送来一波泼天的富贵。
说的就是金山办公。
就因为商务部发公告时,文档后缀名用了WPS,这家老牌国产办公软件的股价,坐着火箭就往上窜,A股港股联袂大涨,市场情绪高涨得像是提前过年。这事儿魔幻在哪?魔幻在大家心里其实都有个默认值,官方文档嘛,不都是Word的天下?突然冒出个WPS,就像你在肯德基里突然吃到了麦辣鸡翅,震惊中带着一丝合理。
这波流量,堪称天上掉馅饼,直接把金山办公在政务领域的想象空间给拉满了。毕竟,这年头,能被“官方认证”的含金量,比你发一百篇软文都管用。
但热闹归热闹,股价的狂欢掩盖不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凭借着国民级软件WPS,金山办公是挤进了千亿市值俱乐部,可如今的战场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田忌赛马的时代了。在“AI+办公”这个修罗场里,钉钉、飞书这些饿狼早就磨好了牙,金山办公这顿庆功酒,喝得可能并不安稳。
金山办公的故事,说白了,就是一部被巨头按在地上摩擦了二十年的血泪史,而那个巨头,就是微软。它的整个发家史,都可以用一句话总结:打不过你,我就兼容你,然后用你的方式恶心你。
这事儿得从上古时代说起。1988年,求伯君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,在一台破电脑上敲出了十几万行代码,搞出了DOS系统下的WPS。那时候,雷军还是个刚出道的帅小伙,是金山的6号员工。WPS一出,在国内基本是横着走,风光无限。
好景不长,微软带着Windows和Office全家桶杀了进来,那是一场降维打击。金山的WPS瞬间从屠龙勇士变成了待宰羔羊,公司一度走到了破产边缘,只能靠做金山毒霸、金山打字通这些小工具软件来输血续命。
真正的转折点在2005年,金山想通了,正面刚不过,那就“曲线救国”。他们推出了WPS Office 2005,核心卖点就一个:完美兼容微软Office。你用Word写的文档,我WPS能打开;我WPS做的表格,你Excel也能用。这一招,直接把微软的护城河给挖开了一个口子。
光兼容还不够,还得有骚操作。金山干了一件让微软目瞪口呆的事:个人版,永久免费。这在当时简直是疯了,但在中国互联网的草莽时代,免费就是最锋利的武器。靠着免费+兼容,WPS硬生生从微软的牙缝里抢下了一大块C端市场。
更绝的是2011年,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了。当大家还在用U盘拷文件的时候,WPS率先搞出了手机和电脑互传,跨平台同步。微软这个庞然大物转身慢,等它反应过来,WPS移动版已经通过预装在小米、华为这些国产手机里,收割了海量用户。别人还在犹豫要不要下水,金山已经开着航母在游泳了。
可以说,金山办公的崛起,靠的就是对中国用户心理的极致拿捏,和在关键节点上比巨头快半步的敏锐。但这种成功,也埋下了今天的隐患。C端市场,用户量已经接近天花板了,月活设备数六个多亿,再想高速增长,比登天还难。用户都是免费薅来的,现在想让他们掏钱,那可就难了。
当增长的引擎开始熄火,AI就成了那根救命稻草,或者说,是新一轮画饼的开始。
金山办公CEO章庆元说,“生成式AI会让办公软件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。”这话没毛病,问题是,所有人都这么想。微软那边掏出了Copilot,直接把AI揉进了Office全家桶,一副要重新定义办公的架势。
金山这边也紧忙推出了WPS AI,但它的策略很鸡贼。它自己不碰底层大模型这块烧钱的无底洞,而是选择接入MiniMax、DeepSeek这些第三方的模型。翻译一下就是:技术大佬们,你们负责打架,我负责把你们的武器组装起来卖给我的用户。
为了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AI付费,金山甚至干了一件大事:把国内个人版WPS里插得到处都是的商业广告给关了。要知道,这玩意儿曾经是金山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,但也让它背上了“广告办公”的骂名。
砍掉广告,all in订阅。听起来很美好,但用户的吐槽也随之而来。WPS会员、超级会员、AI会员,一套组合拳下来,比俄罗斯套娃还刺激,用户不仔细研究半天,根本搞不清自己到底该买哪个。这种碎片化的收费,本质上就是想在用户身上多薅几层羊毛,结果往往是把老用户给惹毛了。
更要命的是,WPS AI的稀缺性正在被快速稀释。字节的飞书、阿里的钉钉,甚至连百度文库,都长出了“一键生成PPT”的胳膊腿。当人人都有AI的时候,你的AI凭什么让用户单独付费?
金山给出的答案是做Agent,也就是智能体,让AI和文档处理深度绑定。听起来高大上,但从数据来看,效果并不咋地。WPS的月活用户好几个亿,付费用户几千万,但WPS AI的月活用户数连两千万都不到。大部分人,要么不知道,要么知道了也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。
AI的故事在C端讲不通,股价自然也硬不起来。于是,金山把目光投向了那片更广阔,也更凶险的战场——To B市场。
章庆元自己也承认,C端市场的天花板肉眼可见,收入再翻个两三倍就到头了,但B端的增长空间是星辰大海。
然而,企业服务这片海,早就被几头巨鲨给占了。钉钉、飞书、企业微信,这三座大山,已经把国内的协同办公市场瓜分得差不多了,三家合计市场覆盖率超过90%。这意味着,几乎每家中国公司,都在用它们仨中的至少一个。
金山办公带着它的WPS 365,在2024年才正式下场,属于是起个大早,赶个晚集。钉钉背后站着阿里云和通义千问,飞书有字节的技术和产品力加持,早就把AI玩出花了。金山入局,相当于一个新手村玩家,直接进了PVP总决赛。
怎么打?金山选择了一条最擅长的路:攻坚体制内。
面对企业客户,尤其是国央企,金山祭出了“安全、自主”这两个大杀器。它搞了个“金山政务大模型”和WPS AI政务版,精准地挠到了这些客户的痒处。效果也是立竿见影,中国联通、长江三峡、中国宝武这些巨无霸订单,都被它拿下了。
这导致金山办公的B端业务,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结构:在政企市场重拳出击,但在更广阔的民营企业市场,声音还很小。财报里说要加速覆盖民营企业,但这恰恰是钉钉和飞书们的主力战场,硬碰硬的肉搏战,才刚刚开始。
为了打赢这场仗,金山疯狂砸钱搞研发,研发费用率常年保持在30%以上,比很多纯技术公司都高。但现实的压力摆在眼前,营收增速在放缓,AI商业化的道路依旧模糊。
那波因为一份文件而来的“泼天富贵”,更像是一针兴奋剂,能让金山办公在短期内精神抖擞,但解决不了长期的焦虑。当AI的浪潮把所有人都推到同一起跑线,过去的功劳簿已经没用了。
金山办公能不能在B端这个神仙打架的局里,挖出一条足够宽的护城河,把这波富贵真正接到自己手里,而不是让它变成一场短暂的狂欢,这才是真正考验雷军和他的团队的大命题。
毕竟,靠玄学得来的东西,风一吹,可能就散了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
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