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西安市红会医院呼吸内科收到一份特殊的“礼物”——一封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教授的手写感谢信。这封带着墨香的信笺,不仅记录着87岁患者王奶奶(化名)从危重到康复的生命奇迹,更凝结着医疗同行的真挚敬意。
前些日子,87岁的王奶奶骨折术后出现嗜睡、血氧下降等症状,转院到红会医院呼吸内科治疗。“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、呼吸衰竭、重症肺炎、胸腔积液、重度贫血……”入院时,病历上的诊断如同沉重的枷锁,面对复杂危重病例,呼吸内科主任李晓利带领团队,像侦探般追溯病史细节,从呼吸功能重建、感染控制到营养支持,为老人量身定制“生命护航计划”。护理团队则化身“生命守护者”,精准执行静脉置管、痰液引流等操作,用温热的毛巾擦拭老人额角,轻声细语安抚焦虑情绪。
整个住院期间,医护团队就像精密运转的齿轮:医生们周末也在讨论治疗方案,护士们每天为老人调配符合吞咽功能的流质饮食。王奶奶的儿子称,本以为母亲挺不过这关,如今,老人已能在家人搀扶下缓慢行走,每一步都踏在医护人员用专业与爱铺就的康复之路上。
“李主任第一时间亲自追问病史,张教授用专业知识拆解病情谜团,田医生连深夜都在调整治疗方案……”老人康复出院后,她的儿子、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教授手写了一份感谢信,以同行视角,细腻描摹着红会医院医护团队的工作场景。
“同行的认可让我们更坚定‘技术与温度并重’的理念。”李晓利透露,科室正据此优化“老年危重症快速响应机制”,通过增设多学科联合会诊绿色通道、建立家属全程诊疗沟通制度,让更多高龄患者在复杂救治中感受到医疗的人文温度。
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马相
发布于:北京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